1. 什么是FDA 510(k)治疗仪 ?
510(k) 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针对医疗器械的上市前通知程序,证明新器械与已合法上市的“对比器械”(Predicate Device)具有“实质性等效”(Substantial Equivalence, SE)治疗仪 。
红光治疗仪通常属于II类医疗器械,需通过510(k)获得市场准入治疗仪 。
2. 确定产品分类
分类依据:
产品代码(Product Code):通过FDA分类数据库查询红光治疗仪的分类(例如:LAL 或 NHN)治疗仪 。
法规编号(Regulation Number):例如,21 CFR 890.5500(物理医学治疗设备)治疗仪 。
风险等级:II类(多数红光治疗仪为II类,需510(k))治疗仪 。
3. 申请流程
3.1 确定对比器械(Predicate Device)
选择已通过510(k)的同类器械(如红光/近红外治疗设备),需与您的器械在预期用途、技术特性上相似治疗仪 。
对比器械的510(k)编号可通过FDA数据库查询治疗仪 。
3.2 准备技术文件
器械描述:
技术规格(波长、功率、照射时间、治疗部位等)治疗仪 。
工作原理(光生物调节作用、非热效应等)治疗仪 。
性能测试:
安全性测试:光辐射安全(符合IEC 60601-1-2或21 CFR 1040.10)、电气安全(IEC 60601-1)治疗仪 。
有效性测试:临床前数据(如细胞实验、动物实验)或文献支持治疗仪 。
生物相容性:若接触皮肤,需符合ISO 10993系列标准(如细胞毒性、皮肤刺激)治疗仪 。
软件验证(如适用):
符合FDA软件指南(如《医疗器械软件预市提交内容指南》)治疗仪 。
3.3 提交510(k)申请
申请材料:
申请表(Form 3514)治疗仪 。
实质性等效声明(SE Statement)治疗仪 。
技术文件摘要(Executive Summary)治疗仪 。
对比器械分析(对比表格)治疗仪 。
测试报告和标签(含使用说明、禁忌症、警告)治疗仪 。
提交方式:
通过FDA电子提交门户(ESG)上传资料治疗仪 。
申请费:小型企业可减免治疗仪 。
3.4 FDA审核
审核周期:通常90天,可能因资料完整性延长治疗仪 。
FDA反馈:
若通过,收到“510(k) Clearance Letter”治疗仪 。
若需补充资料(Additional Information, AI),需在180天内回复治疗仪 。
4. 红光治疗仪的特殊要求
4.1 光辐射安全
需符合FDA激光/光源安全标准(21 CFR 1040.10):
波长范围:红光(630-700 nm)或近红外(800-1000 nm)治疗仪 。
输出功率测量及安全限值治疗仪 。
标签注明“避免眼睛直接照射”治疗仪 。
4.2 临床数据需求
若对比器械数据不足,FDA可能要求补充临床研究(如人体试验)治疗仪 。
4.3 标签与说明书
明确预期用途(如“缓解肌肉疼痛”“促进伤口愈合”)治疗仪 。
标注禁忌症(如光敏性疾病患者禁用)治疗仪 。
5. 注意事项
美国代理人:
非美国企业需指定美国境内代理人(U.S. Agent)负责与FDA沟通治疗仪 。
工厂注册与产品列名:
获得510(k)后,需完成工厂注册(FDA Establishment Registration)和产品列名(Device Listing)治疗仪 。
上市后监管:
不良事件报告(MDR, 21 CFR 803)治疗仪 。
定期更新标签和质量管理体系(QMS)符合21 CFR 820治疗仪 。
编辑